西山游记
1. 《使得西山夜游记》全文翻译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2. 游昆明西山(游记)
到昆明,游西山。 宛如品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拨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换缆车,跨滇池,向西岸。
一到空中,辽阔平静,一片碧绿的滇池就呈现在眼底下。左边是昆明城,有许多彩色的建筑与绿树,在阳光下十分明丽;右边是郁郁苍苍的高崖峭壁,那就是西山。前边涟漪万顷,远处没有阳光,烟波万里,隐在一片灰茫中。这就是让人从小神往的隐藏着许多神奇故事的滇池!那眼波迷茫处不会还有神女吧?脚下一艘快艇劈浪飞驰,是去追赶仙女还是运送游客?那白浪之间一片片绿块是什么?请教同缆车的本地人,他说那是藻,滇池被污染了,长了不少绿藻。他指着下面的一片木排说:“看,木排上的那些设备就是抽取绿藻的。”国家花了不少钱治理滇池污染,可还没达标。污染容易治理难!
缆车着陆了。西山满眼的绿树,一些红墙黄瓦、飞檐斗拱点缀其间。最美丽的是龙门一带的陡崖,上达天际,下临深渊,背靠绿树满坡,面对碧波万顷。明代学者杨升庵说是它“苍岩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十分精当。眼前没有月,但那一层层的石坊、佛龛、庙宇、亭台横挂空中,高临水面,雄奇无比,不由人不登阶而上,去攀登它的高峰。从山脚到龙门,1333级的石阶,九层十一阁的石窟群都是什么人打造出来的?流传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刘长卿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王维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李商隐有:“欹冠调玉琴,弹作松风哀”,宋词有:“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松、风、流泉,在耳边、在想像中交合,在山中回旋……
这石阶石窟是十八世纪道人吴来清以及十九世纪的云南名士杨汝兰父子等人千锤万凿开掘出来的,历时七十五年。慈云洞以下则是吴来清一人经过十五年的艰辛的劳动挖掘成的。清朝彝族诗人那文风有题壁诗记述:
万钻千椎显距才,悬崖陡处劈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紫竹荫书心里出,慈云霭露掌中来。
昆池恰似观南海,不负当年梦几回。
3. 写一篇游记关于西山怎样写
等一下美丽的九寨沟 在一个万里晴空的早晨,我、爸爸、妈妈、和其他朋友一起去了神往以久内的九寨沟。 从成容都出发,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九寨沟。九寨沟深藏于四川省的南坪县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因内有九个藏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四千七百米,沟口最低海拔两百米。九寨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没有嘈杂声,只有溪流声和鸟叫声,只见绿色植物和奇山异水,这里不是吵吵闹闹的城市,而是人间的仙境。 ...
4. 西山一游记事作文268字
西山一游
云南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它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有幸去云南省的首府——昆明去游玩,那儿四季如春,是个可爱的花城。
今早我们一起去昆明著名的风景区——西山游玩。从远处看去,西山就像一个睡美人,在山下有一个巨大的水面,它就是西南地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滇池。真不巧,刚出门,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是并没有打消我们的游玩的兴趣。一进山门便看见一个巨大的天然森林,望着脚下的悬崖峭壁,我们的心不禁激动起来,车开到山腰的真武殿停了下来,下面的山路有我们自己来完成。可是我们刚走了不久太阳就
露出笑脸,天气也热了起来,而西边的山上却还下着蒙蒙细雨,这才让我们知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有晴却无晴”。在真武殿的上面是玉皇阁,大堂的正中端坐
着玉皇大帝,东西两侧分别守着四大天王。再往上爬就是小牛全了,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个青年为了救母亲自己永远变成了一头石牛,赞扬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在登向慈天寺的路上,我一路领先轻松地走在前面,而妈妈却慢吞吞地扶栏杆往上爬,嘴里还叹息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我大声地鼓
励她说:“妈,还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好!”
我们终于一鼓作气地登上了西山的顶峰——云室。是彩云休息的地方,由此可想云儿离我们有多近。在这里俯视地面波光粼粼的滇池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
的,真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仰望天空,白云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的格外美丽,远处的群山在烟雨朦胧中闪烁,真可谓是:蓝天白云,高山流水。
西山是个美丽的地方,大自然用他那神奇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的人间仙境。
5. 始得西山游记中西山的特点
西山的怪特.异;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灏(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参考译文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6. 绵阳市西山游记作文
国庆长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西山公园玩。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以前想去总是没有时间,今天终于见到了它。
啊!这公园果然名不虚传!它“深居”凤凰山里,光是那气势就足已把你吓倒。走进西山公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迎风招展的花朵,多么婀娜多姿啊!沿着石阶小路往上走,迎面而来的是平静的玉女湖,那碧绿的湖水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岸边高低起伏,自然天成,沿着溪水往前走,过了一座小石桥,那亭亭玉立的汉白玉雕玉女就站立在我们眼前,她端庄秀丽,宛如天仙下凡,踩着龙背,带着丹顶鹤来到人间游玩来了。水里一群群大大小小的红鲤鱼围着她嬉戏,仿佛想把她留在这里呢!
游完玉女湖,我们又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往蒋琬墓。因为以前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知道蒋琬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是蜀国诸葛亮去世后的第二任丞相。听爸爸说他是我们蒋氏的祖先,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后就埋葬在那里。墓道两侧还屹立着石雕的大臣和祥兽,历经千年还是那样栩栩如生,我不禁想尽快看到蒋琬墓。一进入蒋琬墓的大门,我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傻傻的站在那里:这墓好大啊,这墓好高啊!这么高这么大,和一间房子差不多,甚至比有些房子还要大,墓也是和其他的墓不一样差不多,是八边形的,上面还有个圆顶,真像一幢八边形的房子啊!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蒋琬墓旁边就是蒋园,园子里有碧绿的小草,美丽的鲜花,简直是鸟语花香,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啊!蒋园非常的大,而且里面还有三幢古老建筑,在建筑旁边还有一个湖泊,整个蒋园真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啊!
绕过蒋园向上,迎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凤尾湖,它的形状呈凤尾的形状。山顶上有这样一个自然的湖,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凤尾湖不深,但也不算太浅。瞧,那边在一派自然风光的湖面上,一块块奇形怪状、巧夺天工的石头,它们起到了小桥的作用,我们兴致勃勃又小心翼翼的通过它们,就顺利到了安阳亭。安阳亭是西山公园的最高处,它外观雄伟壮丽,红墙碧瓦,真美啊!站在这里可以鸟瞰绵阳城的远景,一座座楼房整整齐齐,美观漂亮,我不禁感叹:绵阳城的变化真大啊!我们勤劳的绵阳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了!
接着我们又顺路游览了恭侯祠,恭侯祠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园中屹立的一座高大的蒋琬的铜像,长袖飘飘,显得很有威仪。
然后我们又游览草坪,桂花园,梅花园,腊梅园……等这些地方,都美不胜收。只可惜有些景点还在加固或维修,我们没能参观到这些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天色渐渐晚了,我们也得回去了。出了大门,回头一看,这西山公园,这美丽的世外桃源,真令人流连忘返啊!美丽的西山公园,我下次还要来看你!
7. 《昆明西山游记》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简要写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昆明西山游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心态以及其高洁的人格和傲世的情怀。
原文节选: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8. 使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一、原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代: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
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三、赏析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
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披荆斩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居高临下,放眼远望,‘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拢在眼底。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大得如同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筋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
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结,形体似乎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而真正的游赏应视作现存“始得西山”才开始。作者这个体验十分宝贵,是他精神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七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开始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后说明游览时间。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8)西山游记扩展阅读
一、作者简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二、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9. 关于,西山的游记。
山西的游记,西游记
10.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为什么不写《游西山记》、《西山游记》或者《西山宴游记》,而要加上“始得”二字
其实文章是分为二部分来写的。
第一部分主要是写以前游览西山,因为刚刚被贬官,到达永州心情不好,在与友人游览西山时只是去散心,并没有心情真正欣赏西山。
第二部分是写九月二十八日那天,再次游览西山时,自己才真正的欣赏了西山景物,将身心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去。所以说是“始”。那才是真正的第一次游览,以前都是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