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遗址
1. 西安临潼区的西周遗址
临潼博物馆是一所地志性历史博物馆,位于骊山脚下驰名中外唐华清宫东侧百余米处,建馆三十余年历史,收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物万余件,展出面积六百余平方米,设有五个陈列室,一个历代石雕碑廊,一个石雕明墓保护室。
2. 丰镐遗址的的规模是怎样的
丰镐遗址位于陕西省长安县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丰镐是周文王所建丰京和武王所建镐京的合称,丰在河西,镐在河东,总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丰镐遗址中的大量青铜器造型精美华丽,上面的铭文记载了西周王朝及方国的一些重要史实,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在张家坡、客省庄、马王村、新旺村、沣东花园村、洛水村、普度村等地的丰镐遗址发现了夯土基址、房子、制骨作坊、陶窑、灰坑、窖藏坑和墓葬、车马坑等遗迹,为全面认识西周文化的面貌和内涵,确立西周遗址和墓葬的分期奠定了基础。
丰京也称丰邑,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地迁到这里,位于沣河中游西岸,东界沣河,西界灵沼河,北至郿鄠岭岗地北缘,即今客省庄村北至海家坡一线,南到石榴村至鲁坡头,面积8至10平方千米,是一处南北狭长、四面环水、相对密闭的地区。
在这个区域内,西周遗址和墓葬比较密集。位于丰京东北部的客省庄、马王村是一片濒临沣河的高地,有西周大型夯土基址14处。夯土基址建筑群的西部还发现几处西周贵族的居址。这是丰京内重要的建筑地点。
丰京南部的新旺村、冯村也是一片较为平坦的高地,发现有西周窖藏青铜器,可能也是丰京内西周重要贵族的居址。
位于丰京西北部的张家坡岗地,东西约600米,南北约400米,西周初期作居址使用,西周早期以后,成为丰京区域内最大的一处公共墓地。
镐京位于沣河东岸,商周时期的西北界临沣水,东界古潏水,南近洨河,也是一处四面环水、相对密闭的地区。由于遭到汉代上林苑、昆明池的破坏,范围和总体布局不很明晰。
但是,汉昆明池以北的斗门镇、花园村、上泉村、下泉村、普度村、洛水村、白家庄等地西周遗迹很丰富,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能是镐京的中心区域。
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在北临沣河的高阳原较低的阶地上曾发现10处西周夯土建筑。在洛水村西和普度村北还发现有制陶作坊遗址和大型夯土基址,斗门镇则发现西周窖穴、灰坑和大批窖藏青铜器。
另外,在花园村北至普度村东高地上,在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数百座西周墓葬和车马坑,并发现了长甶盉、禽鼎、方鼎、簋、伯姜鼎等。
丰镐两京的近30处夯土建筑基址连成群体。这些建筑均有较深的夯土基槽。夯土台基、屋顶施瓦,墙面涂白灰,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客省庄基址都是从西周中期开始使用,至西周晚期夷、厉之际遭到毁弃。四号夯土基址平面呈T字形,坐北朝南,东西长61.5米,南北最宽处35.5米,是我国西周中期最大的高台式夯土基址。
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一号建筑基址东西长45米,南北宽25米,也是一座面南坐北的高台建筑。
这些建筑基址中发现大量瓦、白灰面墙皮、红烧土块和残破的陶器。而在建筑群体的周围发现有西周时期道路、小面积池沼、用陶管铺设的排水设施,周围有大量周瓦残片。
小型房屋均是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有一条坡形或阶梯状的通道将住室分成两半,屋内有灶坑,早期的居住面比较平整且经火焙烧。
房屋附近常有窖穴、灰坑、水井等。窖穴为圆形袋状,底较平,灰坑多椭圆形,底不平。那时有很多的窖穴和灰坑也会被当做房屋使用。水井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类,井壁有对称的脚窝,深9米以上。
遗址中发现陶窑20余座,分为横式窑和竖式窑两类,窑室都呈圆拱形。比如洛水村的陶窑为竖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下面,窑箅上有数个圆孔形的火道。客省庄的陶窑为横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筒状的甬道,窑室周壁有环形的火道和一条分火道。
丰镐遗址的千余座西周墓葬分为3类:
第一类为带墓道的大墓,包括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和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如在张家坡的3座大、中型墓,其中一座墓葬是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墓中的铜器有井叔铭文,可能是井叔的墓葬,位于其两侧的是井叔妻室的墓。
这类大墓的周围多有数座车马坑、马坑陪葬,墓葬的主人应为京城范围之内的公卿或侯伯,张家坡墓地中几代井叔的墓葬都属此类。
第二类为土坑竖穴墓,数量最多。早期墓坑狭长,有腰坑,晚期墓坑宽短,很少见到腰坑。中型墓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和漆器,少数墓中有殉人。
第三类为偏洞洞室墓,有土坑竖穴墓道,在一侧挖出偏洞墓室。这种墓数量比较少,其形制反映出西周文化与甘青地区青铜文化的密切关系。
西周多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一般放在头前两层台上。早期大、中型墓中有殉人。
发现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和牛坑约400座。其中除少数出自普度村外,余均在张家坡及客省庄。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数为俯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多放在头前、棺内或棺椁之间,兵器放身旁,祭食放在头前二层台上或容器内。早期墓有殉人,一般一人,多则3人。
车马坑有方形、扇形、长方形3种。前两种都埋一车两马,长方形竖穴中埋两车4马、两车6马或3车8马。车厢下常有殉人;马坑多长方形竖穴,内埋马两匹;牛坑为圆形或长方形,内埋牛一头。
张家坡西周墓地发现有几座墓葬聚葬的现象,或墓葬并列,或头头相对,或头足相对,或成方折形排列。这些墓葬规模相近,随葬器物组合相仿,墓主可能是同一家族的成员。
张家坡车马坑形状有方形、扇形、长方形3种,一般是一车二马,有的四车八马,大都有一名殉葬舆夫。
丰镐遗址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陶器、铜器和骨、角、蚌制品以及原始的瓷器和装饰品。
其中斧、锛、凿、锤、铲、镰、刀等生产工具,多为石制或蚌制,铜铲仅发现一件;而生活用具多为陶制,有鬶、甗、鼎、甑、簋、豆、盂、罐等,发现的瓦板表面或背面有瓦钉或瓦环。
铜礼器一般在窖藏和墓葬,如陕西省长安普度村西周墓的长甶盉。鼓腹,束颈,口微外侈,分裆柱足,管状流,长舌兽首鋬。盖钮作半环状,盖与器鋬有链条相接。器颈和盖沿均饰以云雷纹填底的窃曲纹,腹部饰双线V形纹,流饰三角雷纹。盖内还铸有铭文56字。
张家坡村东有铜器53件,有铭文的32件;马王村发现铜器25件,有铭文的10件。
在新旺村附近,也发现铜器窖藏,共有2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50余件。其中一尊铜鼎重80余千克,应为王室或大贵族使用的重器。一件盂上刻有铭文49字,记载周王内宫后妃遴选宫人宫婢之事。
另外,马王村还发现了许国国君嫁女的媵器。沣东下泉村的多友鼎,铭文长达277字,记载西周厉、宣之际周人与狁人之间的战争。
这些铜器大都发现在居住遗址或其附近,同一个窖内出土的铜器有的非一家所作,少数年代较早,大都是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大概是由于西周末年犬戎之乱时埋入地下的,对于探索丰镐两京的布局和西周历史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材料。
在新旺村西南发现的西周晚期制骨作坊遗址,是一处主要制造骨笄、骨镞一类器物的专业作坊,规模不小。
另外,新旺村还发现两片刻字卜骨,所刻的字或是易卦中的卦象,或是已经失传的文字。
3. 西周遗址在哪里
镐京,在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京党乡及周边地区。
另外,陕西长安,河南浚县、洛阳和江苏丹徒等地都有西周遗址。
4. 西周都城丰镐遗址在宝鸡,出土了什么青铜器
出土的铜器太多,有鼎,有一些青铜的器皿,还有一些劳动生产的工具,如锹,镐,刀具之类的。
据说西安周围有许多古墓葬,宝鸡城下有许多宝藏。当一个农民开垦土地时,走路就像一窝青铜器,同样,当一个农民去收集土壤,拿着鹤嘴锄下去时,它就是一个地窖,它可以来自西周,每一件都很值钱。前年,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许多文物,就像三四千年的古铜马车也挖出来了,连泥土都运到了北京。
此外,在福丰庄的又现了103件青铜器,在梅县杨家村又现了7件铭文青铜器,一次又一次的发掘震动了整个历史圈,宝鸡的古代青铜器如此之多,对科考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5. 西周有什么遗迹
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用具、兵器、工具、饰物,数以千计,近年更有成批的出土。 岐山西周宫殿线描复原图
如1976年3月在陕西临潼出土一批青铜器,达60件,其中的利簋的铭文载录了武王伐纣的事,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同年12月又在扶风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内有微史家族的青铜器103件。
在陕西岐山、长安,河南浚县、洛阳和江苏丹徒等地的西周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有碗、盂、豆、尊、盘等,数量和种类都超过前代。
6. 合水县的西周遗址
合水县的周文化遗址:
1、何家畔乡何家畔村西周晚期墓葬
墓室距地面十二点二米,为长方形土坑墓,无墓室。墓葬坑长三点八米,宽二点六米,高二点九米。上有蓬盖的木料残留物,已成灰状粉末。在棺椁南北两侧,有长三点八米,高二点九米,宽四十公分的平台,上摆放陪葬品,每面各放置四件。
文物普查小组通过清理,出土铜甗一件、铜鼎七件,其中一件铜鼎内腹壁,有铸造铭文共六十个文字。另外清理出贝币九枚,骨针七根
2、 西华池乡师家庄的兔儿沟墓葬
坐北向南。在西周墓葬区内发现一座先周残墓,墓宽1.3米,深1.5米,长1.7米。在熟土二层台内出土了两件陶器:一件夹砂绳纹红陶鬲,鬲乳状袋三足,单耳,直口;另一件灰陶方折肩罐,有盖,通体打磨光滑,用朱红和白粉彩绘。
3、蒿嘴乡九站遗址
合水川北岸台地。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专家教授共同对九站遗址进行发掘。在发掘的80座土坑墓穴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l件铜刀,1件铜饰。经碳14测定,距今绝对年代为3370年
7. 周文王的丰镐,是西周的都城吗
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周文王灭崇(位于陕西关中,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西安西南),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畅、宏伟的先河,建构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成为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典范 。丰镐两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城市 ,也是周礼的诞生地。
8. 丰镐遗址的文物保护
1933年,丰镐遗址被文物部门发现。
1951年,丰镐遗址正式开始发掘。
1956年,将设在张家坡遗址的砖厂拆除搬迁,严格限制在遗址范围内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和平整土地活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丰镐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出遗址保护的范围,国家文物局同意并转陕西省政府请予公布。遗址内乱建现象基本上得到制止。
1998年,西周都城丰镐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对解决武王伐纣的年代和商、周两代的分界这个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提供了依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从1997年3月至5月及10月至11月,在西安市区西南10多公里的遗址中心部位发掘了20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个相互叠压的考古文化层,其时代从文王迁此建都到西周王朝建立前的先周晚期,再到西周建国后的早、中、晚各个时期,其时间跨度之长,文化序列之完整清晰,为西周都城考古50多年来所仅见。专家们认为,据《史记》记载,文王建都丰京至武王伐纣仅13年,而以第一探方中的18号灰坑为代表的文化堆积就在这个时期,其碳14测年结果可以排除几十种不确切的说法,为解决武王伐纣和商周分界提供依据。由于考古队在都城中心地带发现了多组时代跨度很大的文化地层和成组的先周晚期标准器物群,推动了都城周围以至广大周文化地区的学术研究。并对周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葬俗和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第一号探方的文化层堆积被专家认为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标准文化层之一,国家已决定予以永久性保护,以供后人验证,并成为断代工程研究的一个纪念性遗址。
2013年05月27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研究编制了《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丰镐遗址被纳入“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
2013年06月0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丰镐遗址保护规划大纲的请示》(陕文物字〔2013〕67号),同意丰镐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和意见。
9. 西周遗址洛川哪里有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狁部落活动地区。
东周(前770~前256年)、春秋时期为白狄(狁分支)活动地区。战国前期属赵、魏(从马长寿、谭其骧说),后期属秦上郡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