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阿房宫遗址
Ⅰ 阿房宫遗址的相关历史
项羽一把火是否烧掉秦朝龙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富力强后,自栎阳迁都至距现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十二万户富豪迁到此地,设置成帝都,对都城规模,秦始皇一再扩大,并建造“东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万人,一直到秦朝灭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宫。
在风水学家看来,咸阳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它以九嵕山为祖脉,以渭河平原为明堂,以渭水为朱雀,关住了九嵕山的来气而聚成正穴。这样,咸阳介于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时,由于九嵕山主脉的高大特异,加上秦始皇坐天下于此地,于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宫,建造宫室145种,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等宫殿。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秦始皇还把渭水引入都内,象征天河,以皇宫标示北极星,告知世人咸阳是帝都,宫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动摇,把整个都城建成一个宇宙图式。不仅如此,秦始皇死后把自己的皇陵选择建在渭河平原东北的临潼,南依骊山、北跨渭河,形成气度不凡的皇家气派。但是,有人却说,秦始皇依靠龙脉,附之以阿房宫等宫殿的宏伟设计却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是真的吗?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项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之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以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阿房宫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了寻找项羽火烧秦宫的证据,2002年考古学家来到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宫遗址上,开始了探索。虽然采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是,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会不会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为了进行比较,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里被火烧过的痕迹却仍然历历在目。
那么,是不是流传了两千年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的说法不真实呢?考古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阿房宫遗址实际上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专家就此大胆地推测,阿房宫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阿房宫没有建成,也没有像史书记载那样被项羽放火焚烧!
我们翻看历史可以发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火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火烧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宫殿。《史记》中的另一条记载也从侧面证明阿房宫并未建成:“四月,秦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但是,这年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既然阿房宫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项羽虽然没有烧阿房宫,火烧秦始皇依据龙脉所建的咸阳城其他宫殿却是不争的事实。
Ⅱ 陕西西安车张村秦阿房宫遗址发现云纹高足玉杯有什么特点
陕西西安车张村秦阿房宫遗址发现有云纹高足玉杯,高14.5厘米,青色玉,杯身呈直口筒状,近底部急收,小平底。杯身纹饰分3层,上层饰有柿蒂、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层饰流云、如意纹。足上刻有丝束样花纹。
秦王朝是个了不起的帝国,却又是个短命的王朝,这件云纹高足玉杯虽无复杂奇特之处,但它发现于秦始皇藏宝储珍规模庞大的宫殿阿房宫遗址中,是秦始皇或其嫔妃们用过的酒杯,其价值非同一般。
Ⅲ 西安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西安是13朝的都城:
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东汉(献帝6年)、新朝(前15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西晋(愍帝4年)。
(3)秦阿房宫遗址扩展阅读: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905.68万 。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
Ⅳ 项羽火烧阿房宫可能是虚构,这个千古谜案是怎样的
秦始皇统一华夏后,修长城、开灵渠、通驿道,确实为国家的统治起着关键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有的甚至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这些秦始皇功不可没!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这项巨大工程,则是实实在在劳民伤财,为秦二世覆灭埋下伏笔。阿房宫的工程量巨大,古今中外都极其罕见,阿房宫遗址,更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宫殿遗址!
嬴政灭六国后,取六国宫殿优点,于秦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秦都城咸阳渭河之岸,以举国之力,修建“天下第一宫”阿房宫。司马迁《史记》有载:
阿房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纳万人。”
杜牧诗中也有云: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然据史料记载,这座巨大的宫殿最后却毁于一把大火,公元前206年,项羽大军入咸阳,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反观项羽在其战争生涯中,确实破城即屠,且大肆敛财毁物迹,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后世才会给项羽按上了“火烧阿房宫”的罪名吧,因为人们愿意相信,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
Ⅳ 咸阳城、秦阿房宫、汉未央宫是怎么被毁灭的
是这样,秦咸阳,本来就没有外郭城,所以,项羽所焚毁的,应该是渭河北岸的秦咸阳宫,现在在咸阳窑店发现的秦咸阳宫遗址,有明显的火焚痕迹,所以说咸阳宫应该毁于秦末兵火,而阿房宫根本没有完全建成,史记上明确说“阿房”是“朝宫”前殿,没有完成,因此说,项羽没有毁灭秦咸阳,更没有毁灭阿房宫,他烧毁的是咸阳宫而已,至于未央宫,情况就比较复杂,西汉时期完成的未央宫,在之后的东汉末年也曾一度是汉献帝居住在长安时的主要宫殿,南北朝时期,先后有若干小政权入主未央宫,直到隋朝初年,汉长安城的主要建筑还基本完好,而之后随着隋大兴城城市中心由现在西安西北迁往中南部,所以汉长安城也就逐渐荒废下来,但是未央宫前殿发现有火烧迹象,也就是说,未央宫也曾在隋朝前后毁于火灾,另外,汉长安城北部,有楼阁台遗址,是一处大型宫殿,大约建于西魏,由此可知西汉之后,也有其他王朝继续改建或者增建长安城宫殿,而到了唐代,在原来汉长安城厨城门内,有大型皇家寺院感业寺,武则天曾经在那里出家,说明唐代初年的时候,汉长安城应该已经比较荒芜,成为唐长安城北边的郊野之地,所以说相比之下,汉未央宫的遭遇比秦咸阳的要复杂的多,另外,因为渭河的南北改道,原来秦咸阳的很多遗址早已荡然无存,而且现在发现唐代时的咸阳,已经不很重合于秦咸阳了,有意思的是,没有建成的阿房宫,相传在东汉末年一度成了董卓的别墅“眉坞”的根基所在,直到现在,当地人还称呼阿房宫遗址为“眉坞岭”
关于项羽的生平事迹,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很清楚,这里就不需要再说了,值得一提的是,项羽的叔父曾经在秦国的重要城市栎阳犯法,所以我推测项羽一家应该曾经被作为楚国遗留下来的贵族,被强行迁往秦地过
Ⅵ 秦阿房宫遗址是墓地
秦阿房宫遗址来不是墓地,是源宫殿遗址。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
Ⅶ 急!急!急!谁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
据说是项羽烧的
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写道:“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太史公并没说焚烧的是阿房宫还是咸阳宫。到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烧阿房宫遂坐实矣。鲁迅说:“秦的末年就有着放火的名人项羽在,一烧阿房宫,便天下闻名,至今还会在戏台上出现”(《全集》第6卷第8页)。
Ⅷ 秦阿房宫遗址公园什么时候建设
2012年7月15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策划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5名中外权威专家围绕“阿房宫遗址公园”的定位、规划、理念等七大核心环节展开研讨,并达成了“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中国国家统一,华夏民族团结’为主题,全方位述说秦文化及秦代中国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意见共识。
国家文物局、国际古遗址理事会、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斯洛文尼亚建筑研究中心、比利时考古研究中心的25名专家云集一堂,为阿房宫遗址的保护和阿房宫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
会上,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西安沣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康军代表沣东新城致辞,他讲到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思路为:以保护规划和旅游策划为先导,以建设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以政府牵头,多种经济主体参与为主导,以“整体规划、分步建设”为手段,以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探索大遗址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开辟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径,建设西咸新区的国际人文旅游目的地。同时,康军提出了沣东新城方面建设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将遗址保护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将弘扬民族精神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阿房宫遗址公园的定位”、“阿房宫遗址公园的文化特色”、阿房宫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建设原则”、阿房宫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策划与创意”、阿房宫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经济分析平衡”、阿房宫遗址公园的文化产业发展”、阿房宫遗址公园的概念规划国际招标建议”七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发言和分组讨论。经过充分讨论,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即:阿房宫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将以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为核心,以众多的专业博物馆为支撑,以高科技和艺术手法为展示途径,向世人呈现一个以“中国国家统一,华夏民族团结”为主题,全方位述说秦文化及秦代中国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为中国又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相关链接: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是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放开发战略高地的重要承载区,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城市功能新区。
秦阿房宫,是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是秦朝统一后修建的天下朝宫,是中国国家第一次大统一和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历经2230年的风吹雨打,今日依旧雄风不减,为世人震撼。
千古传颂的《阿房宫赋》不但使阿房宫尽人皆知,也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千古谜团之一,对各国文化旅游者都具有很大吸引力。阿房宫遗址与西周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并称古都西安的四大遗址,是构成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地标。
启动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于加强文物遗址的保护,提升沣东新城的城市建设,改善周边市民居住条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秦都咸阳人数激增。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在渭河之南的上林苑中营建阿房宫。70万刑徒历经5年日夜劳作,修建完成了前殿的夯土基址和部分建筑。但终因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
阿房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考古探明遗址基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9-12米,面积约59万平方米。199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勘察,确认阿房宫遗址在宫殿类建筑中名列世界第一,属世界奇迹。
Ⅸ 阿宫房到底是不是秦朝那时的秦始王陵墓又属不属于秦始王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阿房宫的读音 阿房宫的读法,传统上认为是[ē páng gōng],但有争议。 1、一种观点认为读[ē páng gōng]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认为该读“ēpánggōng”。郝铭鉴认为“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脚下那些弯弯曲曲的地方,“阿”读ē是毫无异议的。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该读páng。四川师范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长、训诂学教授宋子然认为:“阿房宫这三个字中的‘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四川师范大学王教授表示:“阿房宫是指山旁边的宫殿,阿读ē音,房字古音读páng,这种特有用法不能用普通字的音来读。” 2、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读[ē fáng gōng] 辽宁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张杰,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杜永道认为应该读作“ē fáng gōng”。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观点。 3、第三种观点认为应读[ā fáng gō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认为,在陕西话发音中“阿”(a)字释义为“那个”,“房”(fang)为陕西的一个地名,据《史记》记载,当年阿房宫开始修建时并没有起名字,所谓“阿房宫”只是一个指代,指的是“在房那个地方的宫殿”,所以其发音应该为(ā fáng gōng)。 编辑本段阿房宫概况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 阿房宫地砖"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贾山传》中记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其实从《汉书》开始阿房宫的规制就有被放大了的嫌疑。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但这都是传说,都是后世臣子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编辑本段考古结论 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 因为怕疏忽,专门把土质送到一显微镜专家那里,用显微镜检测,但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 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 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编辑本段阿房宫名字由来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还有一种说法,《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还有一种民间离奇的传说,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编辑本段阿房宫赋 唐朝杜牧 阿房宫赋图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编辑本段《阿房宫赋》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像钩心,飞檐高耸像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当代人依据想象建立的阿房宫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Ⅹ 陕西一共出了多少皇帝
陕西省是历史上诞生最多皇帝的省份,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的故里以及中国远古时代五帝之首黄帝的葬地。
陕西在历史朝代中都被君王视为“宝地”,争相在此建都,在古代上,共有13个封建王朝定都陕西,多位君王在陕西登基,在古代陕西共诞生了71为帝王,现在一共是72位。目前在陕西境内发现或保留的古代君王陵墓一共有79座之多,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称。
统计后发现,全国省份中,仅山东省在古代中未诞生过任何帝王,但是山东却诞生了很多名家将相,比如呼保义宋江、书圣王羲之、尼父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孔明诸葛亮等都是出自山东省。
山东人或许自古受到孔子仁者思想的影响,山东人信奉“忠为国之纲,孝为家之梁”,山东人也奉行孔子提出的忠孝延伸思想,山东人自古就有忠肝义胆,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东北首先沦陷,而山东让日军很头痛,山东人多次血战日军保家卫国。
对于山东几千年没有出现过一个帝王,也有一种说法是山东人之所以出将相比较多的原因,是因为山东人觉得当皇帝需要掌控大局很不容易,所有甘愿做一名忠臣良将。
(10)秦阿房宫遗址扩展阅读
综述
陕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为梁州),又称为三秦大地,纵贯南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有人类诞生初期的西安蓝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下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