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越窑遗址

越窑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2 22:12:10

1. 越窑瓷的越窑瓷史

但是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最先运用现代科学考古的方法对越窑遗址进行考察和调查,并在窑址中发现大量唐代以前的青瓷标本。他所著《瓷器与浙江》和《中国青瓷史略》都对越窑起源于唐代提出质疑。其后,在我国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下,越窑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分析,越窑的历史可分为起源、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越窑瓷器出现于东汉。从东汉起,在浙江北部杭州湾内宁绍平原上的绍兴、上虞、慈溪、余姚、宁波等地出现一种器表施青釉的瓷器,这就是东汉青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浙江省上虞县上浦乡小仙坛东汉晚期瓷窑遗址出土的青釉标本进行过多项物理和化学测试,表明这些瓷器“具有瓷质光泽,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温下烧成,器表通体施釉”等瓷器所具有特性。
东汉越窑瓷器在上虞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这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瓷土资源;其次,这里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有丰富的烧瓷燃料;再次,上虞地处杭州湾南岸,曹娥江纵贯全境,水运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于这三点,上虞越窑成为中国瓷器的发祥地。 唐代越窑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次进入宫廷,开始成为“贡品”。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中曾经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窑青瓷。据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并新恩赐金银宝器衣物帐》记载,唐懿宗所赐物品有:唐·秘色瓷碗“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叠(碟)子共六枚。”这13件碗、盘、碗是唐懿宗(公元860—873年)时期的产品,也是中国最早的官窑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虽未见文字记载,但上林湖窑址中也有此类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区曾经烧造过官窑贡。
五代越窑瓷器的生产被钱越国垄断,且继续生产秘色瓷。五代秘色瓷在浙江钱越国贵族墓中有大量出土,如1966年杭州市玉皇山发掘的五代天福七年钱元瓘(钱越国第二代国君)墓;1980年临安县明堂山发掘的唐天复元年水邱氏(钱越国开国国君钱镠的母亲)墓和1996年临安县玲珑镇五代天复四年马氏(钱元瓘之妃)墓等,曾出土过精美的晚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其中还有当时仅限于皇室使用的龙纹瓷器。
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余年间(968—984年),钱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17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2.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介绍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在今浙江慈溪县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县),为内越窑青瓷主要容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到南宋时停烧。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越窑遗址日语怎么读

越窑遗迹」「えっよういせき」と思います。

4. 越窑青瓷的来历是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当然,这只是陆羽的一己之爱,邢、越之争,自古就有,在这里我们不作评论。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

越窑烧造的青瓷有釉呈青色或泛淡黄色,呈玻璃质感,莹润碧翠,匀净柔和;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灰白稍带淡黄;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盏、壶、碟、盂、盘、罐等;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等特点。另外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时,受到还原作用。

由于越窑青瓷民间流传极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越窑的历史可分为起源、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这里有份最新的考古资料,不妨共享。

东汉时期是越窑的起源阶段。越窑瓷器出现于东汉。从东汉起,在浙江北部杭州湾内宁绍平原上的绍兴、上虞、慈溪、余姚、宁波等地出现一种器表施青釉的瓷器,这就是东汉青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浙江省上虞县上浦乡小仙坛东汉晚期瓷窑遗址出土的青釉标本进行过多项物理和化学测试,表明这些瓷器具有瓷质光泽,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温下烧成,器表通体施釉等瓷器特性。

青釉葫芦瓶东汉越窑瓷器在上虞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这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瓷土资源;其次,这里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有丰富的烧瓷燃料;再次,上虞地处杭州湾南岸,曹娥江纵贯全境,水运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于这三点,上虞越窑成为中国瓷器的发祥地。

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发展阶段。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后,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奉化、临海、萧山、余杭、湖州等市县都发现了瓷窑遗址。六朝时期的越窑是我国最早形成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而中心窑场仍然集中于上虞县。六朝晚期从南朝起,越窑的制瓷中心逐渐转移到余姚县的上林湖地区(今属慈溪县)。

唐宋时期是越窑的鼎盛阶段。唐代有许多著名的青瓷窑,例如浙江的越瓷、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四川的邛崃(qióng1ái)窑等。然而唯越窑青瓷因其釉色,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而跃居众窑之首,成为当时青瓷的佼佼者。

越窑青瓷所呈现的那种细润如玉、光洁无疵的釉面。确实在我国青瓷烧造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越窑青瓷不仅釉面精致无比,其造型也生动优美,各式钵、盆、灯、罐、瓶、执壶、唾壶以及瓷塑等应有尽有,许多器物还能逼真地模拟自然生物的形态,如仿照瓜形制作的壶,仿海棠花式的碗、盘等皆惟妙惟肖,其中模仿荷叶形状的洗子,则更充分发挥青釉莹润欲滴的特色。唐代青瓷因为追求一种“冰肌玉骨”的艺术效果。所以早期器物极少装饰,仅以“捩(liè)翠融青”的釉面取胜。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刻画花纹,则受当时丝绸、金银器、铜镜的影响。它以各种龙凤、游鱼、云鹤、鹦鹉、峡蝶、花卉等作主题,线条纤细流畅,纹饰生动活泼,使单调的釉面平添几分诱人的魅力,难怪清代自命风雅的乾隆皇帝也有“李唐越器世间无”的感叹了。北宋初年,越窑仍有一段辉煌的时期,当时全国窑场因各地战事平息,处于相继兴起之中,越窑青瓷便成了大家竞相模仿的对象。如北方的耀州青瓷,定窑白瓷,南方景德镇窑影青瓷等,都曾盛行越窑青瓷那种刻画文饰的装饰方法,直到北宋中期,这些窑场才逐步摆脱了越窑的影响,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唐代越窑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次进入宫廷,开始成为“贡品”。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中曾经出土了十四件唐代越窑青瓷。据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并新恩赐金银宝器衣物帐》记载,唐懿宗所赐物品有:唐秘色碗“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叠(碟)子共六枚”。

这十三件碗、盘、碗是唐懿宗(860—873)时期的产品,也是中国最早的官窑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虽未见文字记载,但上林湖窑遗址中也有此类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区曾经烧造过官窑贡品。

五代越窑瓷器的生产被钱越国垄断,且继续生产秘色瓷。五代秘色瓷在浙江钱越国贵族墓中有大量出土,如1966年杭州市玉皇山发掘的五代天福七年钱元瑾(钱越国第二代国君)墓;1980年临安县明堂山发掘的唐天复元年水邱氏(钱越国开国国君钱锣的母亲)墓和1996年临安县玲珑镇发掘的五代天复四年马氏(钱元瓘之妃)墓等,曾出土过精美的晚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其中还有当时仅限于皇室使用的龙纹瓷器。

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余年间(968—984),钱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十七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当青瓷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时候,它终于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1976年和1977年,在朝鲜新安海域打捞出的一艘中国元代沉船,内有陶瓷器计6463件,青瓷占一半以上。远在埃及的开罗郊外福斯塔遗址,发掘出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片,达2.2万多片,最多的是越窑青瓷。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8000多件中国陶瓷,最显眼的就是越窑青瓷。

5. 从浒山西站坐车到上林湖越窑遗址是几路车

慈溪226路
1小时27分钟 | 17.94公里
上车站慈溪客运西站
浒山西站
步行124米 详情
慈溪226路(慈溪客运西站--观海卫公交中心站)
慈溪客运西站 上车
26站
栲栳山 下车
步行264米 详情
上林湖越窑遗址

6.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窑址简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
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心、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窑场密布。烧制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东汉至宋代瓷窑址 。 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窑激增,制瓷工艺显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代晚期,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件装在匣钵内烧成,不再相互叠压和受烟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洁,色泽一致。瓷器胎质细腻,并且把各种生活用瓷做成花、叶、瓜果的形式,出现了敞口碗、莲花碗、海棠式碗、荷叶形碗、盘,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颖活泼,轻盈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淡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纹饰除划纹、印花外,还在婴、钵、香炉等大件瓷器上,采用釉下彩绘工艺,绘以褐色的云纹和莲瓣纹等,使器物更加庄重华丽,同时在一部
分宫廷用瓷和贡瓷中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上林湖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1980年在调查上林湖张家棣窑址时,发现1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2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业仍处在兴旺发达阶段。瓷器制作精细,品种丰富,碗、盘、盏托、注子、盖盒、罐、钵、香熏等等胎骨细薄,式样优美,并运用刻、划、镂、雕和堆塑等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划相对飞舞的蝴蝶,首尾相随的鹦鹉或鸳鸯,或者刻饰婴儿图;在碗、盘等饮食器皿中,刻划神龙或游鱼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种逐渐减少,装饰简朴,制作逐渐粗糙,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终于停烧。

7.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相关历史

东汉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简朴。东汉常见器物罍、罐、壶、洗、钵、碗等,釉呈青灰、青绿或褐色。后一段主产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因装烧采用叠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业繁荣。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赞颂贡窑青瓷。
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开辟了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现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古港口、古越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1942年考古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叹称:古名窑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见,只空存此一名词,令后人羡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湖是中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位于慈溪浒山街道东南10公里处。
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悠久,可溯东汉晚期,经两晋、隋唐直至北宋,有千余年之久,从未间断。
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唐宋以来,通过明州(宁波)港,远销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国,都有越窑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遗物出土,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荡漾,湖的四周山势峻峭、果木丰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传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极其幽静,小径蜿蜒,溪流淙淙,鸟声啁啾,宛转从容。丰水时节,瀑布飞泻,犹如白练腾舞。
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杨梅沉甸甸地压枝头,满山红艳艳,诱得游人垂涎欲滴。
潋滟的湖光山色与飞禽走兽相映成趣、谐为佳景时,曾使无数游客融入其中,成为画中之人。

8. 越窑和龙泉窑有什么区别

越窑与越窑系
越窑烧制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五代时被吴越钱氏垄断专烧“秘色瓷”,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据文献记载:自吴越钱氏入朝、纳土称臣,越州窑务已由宋朝廷接受,并设官监烧,但设官监的时间似乎并不长。当时越窑所产的实物,故宫收藏越窑器中有“端拱元年戊子岁十二月造口"十二字年款盒盖一件。盒面光素无纹饰,仅刻文字,与五代到宋初越窑精致划花盒相比质量相差悬殊。这件器物显然不是官监时期贡奉朝廷的,其官监停废的时间也就在太平兴国七年至端拱元年七八年之间。
至于越窑官监停废的原因,据现在已知的材料推测:大约此时北方诸窑中定窑、耀州窑烧瓷的工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定窑白瓷刻花器的雅洁素净、耀州窑青瓷刻花器比之越窑更是青出于蓝,所以宫廷用瓷已无须越窑了。而越窑自官监停废以后,熟练工匠也多有走散,产品质量大幅下降,盛名渐为其他青瓷诸窑所取代。
越窑系以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的越窑为代表,已发现窑址23处,为宋初朝廷设官监烧,工艺精细、造型规整、釉色青绿、划花装饰纤秀。产品主供宫廷,一次可达14万件之多,数量可观。在官监停废后(大约在太平兴国七年至端拱元年间)越窑转向民问用瓷,产品质量明显下降。烧制越窑风格青瓷的窑业有上虞窑、鄞县窑等。
龙泉窑与龙泉窑系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已发现数百处龙泉窑的民窑遗址。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
龙泉民窑烧造黑胎厚釉青瓷与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窑合烧。受官窑影响,工艺水平较高,胎薄釉厚、釉层如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黄绿色釉、灰绿釉、菜绿色釉等。黑胎厚釉瓷器与官窑器相似,胎薄、质细、坚硬,灰黑如铁。少数胎呈黄或砖红色,胎质疏松。釉层厚、透明发亮、有开片,习称“紫口铁足”。而南宋官窑胎没有那么发亮、温润如玉,但也是“紫口铁足”。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窑影响,胎略厚,白中带灰,圈足,底露胎处呈朱红色或浅紫色,多数青釉釉层光洁不开片,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
南宋龙泉窑创用釉稠的石灰碱釉,代替过去使用的稀淡浅薄的重石灰釉,不仅使青瓷呈色青翠纯正,而且使其“釉汁莹润如堆脂”。采用多次施釉方法,烧造成功青翠欲滴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使龙泉青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从而使青瓷艺术能利用釉中微小气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到异常丰富的蕴蓄。
约在12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宋代的龙泉青瓷以釉色取胜。传世龙泉青瓷以南宋产品为多,釉色多为粉青釉,少数以印双鱼纹饰装饰。其上品釉色匀净、莹润如玉。
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的装饰艺术特色,基本上是采用刻划技法。器物胎骨多呈灰色,釉色多为艾叶青或略微偏黄的色彩,透明度和光亮度较好,刻划的纹饰清晰明亮。这种表现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层的厚薄来呈现深浅不同的青色效果,坯体刻划纹饰的地方比坯体表面要深,施釉后凹下的部位积釉较厚而颜色深,所刻的纹样就清楚地呈现出来。另外刻划时所用刀法的变化有宽有窄、有深有浅,运刀的轻重缓急体现出刻线的节奏与韵律,从而赋予刻划纹舒展、流畅自如的艺术魅力。常见的纹饰有多莲瓣、荷叶。器型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变化有多种样式。如瓶有梅瓶、龙纹瓶、虎纹瓶、五管瓶、胆瓶、鹅胆瓶等;炉则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炉,奁式炉等。
南宋时青瓷工艺上的主要变化是薄胎厚釉,装饰手法以印、贴、堆的方法代替刻、划方法。在胎骨上增加厚度而不损伤胚体,凸出的纹样施釉后,釉在高温烧成时产生流动,使纹样的凸起部分显得清清楚楚。广东省博物馆藏南宋龙泉窑印花莲瓣碗,碗的外壁是南宋盛行的丰腴厚肥的仰式莲瓣纹,就是采用深雕式的莲瓣纹,工整细致、立体感强;南宋龙泉窑三足炉从器物肩部到足部分别饰以一条凸起的线,烧成后隐现出白线,通常称为“出筋”,既加强了器物的形体美,又使青瓷釉色出现了浓淡的变化。
南宋造型除各类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笔筒、笔架等也很常见,象棋子、鸟食罐也很有特色。此外,仿古铜器及玉器的各式鬲、觚、斛、投壶及琮式瓶等也多有生产,这与北宋后期崇古之风相关。铭文有“金玉满堂”及“河滨遗范”两种。
元代龙泉青瓷的造型比南宋形制明显增大,胎体厚重,显现出威武雄壮的风格。除一般碗盘常用瓷以外,创新产品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尊等,产品质量一般来说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但也有许多精美之作。元代龙泉的装饰艺术有划、印、贴、堆、镂刻、点彩等,题材内容较为广泛,有各种花果、花卉、鱼纹、羽毛、人物以及吉祥图案等。在制作和装饰上又有很大变化,由南宋时的重釉色、重造型转为元代的重纹饰。
元代无论大小器物几乎都有花纹装饰,这是龙泉当时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精品有八角双鱼碗,其在工艺制作上采用露胎氧化新工艺方法,外壁一圈八面各有一开光,开光内不施釉,胎氧化呈赭红色,各印人物、花树,印花开光不施釉露出氧化红色胎,使人物造型更加突出而不重复,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种氧化胎纹饰也是元代创新的一种艺术风格。碗内壁开光内印凤和孔雀纹衬以荷花纹。内底印双鱼纹,饰粉青釉,翠绿润泽、绿中透粉,十分雅观,精美至极。
元代是龙泉窑系瓷器烧造兴盛时期,因行政区划又称为“处州瓷”、“处瓷”或“青处器”。由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比宋代扩大数倍,瓷器大量出口,深受海外各阶层人们的欢迎。

9. 关于越窑青瓷

越窑主要窑场在余姚和上虞。发源地是曹娥江(窑地址可能是中下游吧……)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的时候章金焕(楼上的不是建议你买《瓷之源》吗?作者就是这个章金焕)在联江乡的黄蛇山和窑山发现了两处古窑址。现在公认的窑址应该是小仙坛窑址、大园坪窑址、鞍山三国龙窑、帐子山窑址群、凌湖窑址、冯浦窑山窑址、窑寺前窑址。唐代开始慈溪上林湖成为越瓷的主要产地,而上虞章镇湾头、前进村和上浦凌湖等地仍有一定规模。这是慈溪的一个:石马弄窑址:在鸣鹤镇白洋村白洋湖旁边,离越窑的中心产地上林湖也就几里路,南边是杜湖。这地方瓷土好,交通也好,出的瓷能到宁波港。好像九几年的时候忘了为什么被破坏了(不过好像采取了措施)。寺龙口窑址初创于晚唐,停烧于南宋初年,是越窑的重要窑场之 一,也属于上林湖窑区。
规格大小不去实地勘察没办法单纯引用数据说明。
意义(引来的,你可以自己找,我觉得人家楼上的说的挺好): 经考证,越窑始于汉,比文献记载始于唐要早。 早在两晋时期,越窑就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烧制青瓷诸窑的龙头老大。唐代烧制的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迷人,被誉为“密色瓷”。唐人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对越窑青瓷的高度赞美。据《册府元龟》、《宋会要》、《宋史》等书记载,宋立国初期10余年间,吴越钱氏先后向宋王朝贡献越窑青瓷17万件。由此可知,宋初,越窑在我国瓷器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北宋中期以后越窑逐渐趋于没落。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的胎质、釉色与东汉相同。胎质细腻,呈灰白色,烧结坚硬不吸水,釉色呈青色。主要器形有碗、盏、罐、壶、盆、钵、盒、盘等实用器,另有供随葬用的灶、井、鸡笼、狗圈、碓、磨等冥器。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等。西晋时胎色加深,普遍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呈青灰色,器物除三国时期常见的器物外,又新增加了扁壶、鸡首壶、尊、狮形烛台。纹饰以联珠网纹带成为该时期的主要装饰,另有禽兽纹带、瓜棱形纹,但数量较少。六朝时期越窑器形变化总的趋势是,早期矮胖端庄,东晋开始陆续向清瘦秀丽方向发展,底由圈足变成平底。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正像文献中所说的“如冰似玉”。该时期主要器形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10余种。器形的主要特征为盘口壶变成了喇叭口,碗由深腹变为浅腹,底有玉璧底和矮圈足两种。鸡头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执壶。晚唐以后,碗式更加丰富,除玉璧底碗、敛口浅腹平底碗外,还有荷花碗、荷叶碗、菱形花口碗等。盘类有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玉璧底盘,葵瓣口盘和方盘。执壶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盘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莲花瓣形,盏托做成荷叶形。唐代越窑器的装饰以画花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镂雕。画花线条简练,寥寥几笔就成一朵盛开的荷花。印花多用于碗内底部或盘底,画面为圆形,有云龙、寿鹤、花卉等。 宋代早期的越窑器沿袭晚唐越窑器风格。过去人们多把越窑带细线条画花装饰的器物视为五代时期的作品,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此类器物也出土于宋代遗址和宋初墓葬中,从而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宋初越窑器的偏见。
我必须说的是:什么叫外行??我是今年刚高考完的学生,不是玩玩意的。可我爷爷是干考古的,我从小到大跟着他熏也熏出来了。你跟我爷爷的那些徒弟一样瞧不起人!不稀罕你的赏分!!!以后别再说“外行的走开”这样的话!
http://news.artxun.com/qingci-882-4405599.shtml
http://www.0575bbs.com/thread-22712-1-1.html这两个地方都行吧。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