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2 23:00:38

❶ 天津到大沽口炮台遗址怎么走

你好这位朋友!你可以从天津站下车后,进入地下一层公交中心车站,先乘坐公交车到中山门,下车后,转乘津滨轻轨到“塘沽站”,(津滨轻轨“中山门”站位于河东区中山门二号路与广宁路之间,属于高架车站)下轻轨后再转乘公交车前往大沽炮台遗址。
票价:
从天津站乘坐公交车到中山门
1.5元/每人。
从中山门乘坐津滨轻轨到“塘沽站”
4元/每人。
从塘沽站乘坐公交车到大沽炮台
1.5元/每人。
单程加在一起,共计票价为7元。

❷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历史意义

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6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在侵略者枪炮逼下,清政府签定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区军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之敌进行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为此,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59年写下《新的对华战争》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
大沽口炮台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塘沽区政府曾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工作大多停留在基础调研、保存遗址的层面上.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滨海新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高速运转下的传统历史的丧失已经引起了城市规划师和经营者的普遍关注.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大沽口炮台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牢记“落后挨打,科技兴国”的信条。

❸ 大沽口炮台遗址怎么过去啊有公交车么最新的路线,不要复制的!!

大沽口炮台遗址

公交线路指南:
公交110路(塘沽火车站-洋货市场-潮音寺-儿童世界-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公交617路(十三中-海河外滩公园-河南里-大沽船厂-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公交936路(泰达学院-泰达体育场-洋货市场-金元宝-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公交627路(咸水沽医院-葛沽镇政府-大梁子-东沽小学-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公交822路(塘沽火车站-区政府-海门大桥-潮音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轻轨线路指南:
乘津滨轻轨(十一经路→中山门→塘沽洋货站),步行至洋货市场公交站乘坐110路、936路在渤海石油新村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乘津滨轻轨(十一经路→中山门→塘沽洋货站→泰达时代广场),下车乘坐出租车(泰达时代广场至博物馆路程约7公里)
自驾线路指南:
交通信息:津沽路、天津大道、沿海高速全线贯通,海河大桥、海门大桥、海河开启桥连接海河南北两岸,可连通至火车站、客运站、客运码头及天津机场。
一、东北方向——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沿海高速(S11/海滨高速)→天津市临港站出高速→S11向正南方向行驶→过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二、山东方向——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长深高速/G25(原唐津高速)→塘沽南出口出高速→向东直行过天津大道→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三、北京——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线路一:
京津高速(S30 /二线)→北塘站出高速→直行向南走大港/黄骅/南港工业区方向→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线路二:
京津塘高速公路→塘沽收费站→向东直行新港五号路→临港立交桥桥下→右转行驶至新港四号路→临港立交桥→直行过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四、天津——大沽口炮台
线路一:
天津大道向东直行→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线路二:
津滨高速行驶→塘沽出口→向东直行大约10公里→临港立交桥右转上桥→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五、轻轨塘沽站——大沽口炮台(全程约11公里/20分钟)
线路一:
轻轨塘沽站向东行驶500米上桥→新港四号路→约6公里后稍向右转上临港立交桥→直行过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线路二:
从轻轨塘沽站沿河北路向南直行→海门大桥→河南路→行至天津大道左转,沿天津大道直行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六、塘沽火车站——大沽口炮台(全程约15公里/25分钟)
线路一:
从塘沽火车站出发沿营口道向东直行→河北路右转向南行驶→海门大桥→河南路→天津大道左转,沿天津大道直行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线路二:
从塘沽火车站出发向东行驶500米→右转至福建路→上海道左转→直行新港二号路→港口医院→右转上桥(津高速S11)→海河大桥,下桥500米即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以上交通路线为2012.4.8更新。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 门票价格

成人30元
学生15元(需出示相关证件)

❹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介绍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后来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国务院公布大沽口炮台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❺ 大沽口炮台遗址有什么历史

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鸦片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❻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地理位置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塘沽区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地理坐标:北纬38°58′38″-39°59′26″,东经117°42′10″-117°42′55″。该区域地处天津市区东部约45公里处,紧邻塘沽区开发区,距塘沽区中心约8公里。遗址公园规划四至范围为:东至海河渔船闸引河主航道和海河入海口主航道连线,西至滨海大道西侧200米的吹泥地中小路,南至津沽路东是草地南缘,北至滨海大道与海河渔船闸引河主航道交点,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
1901年清政府签《辛丑条约》,炮台被拆毁,仅余遗址,唯有南岸“威”字号炮台,上砖下石建筑,内部三合土夯实,还保存完好,为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抗御外侮铁证。

❼ 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碑记是什么

中日马关条约

❽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历史沿革

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他位日渐凸显,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
1841年,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军事御体系已见雏形。
大沽口炮台遗址
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随时间的变迁,炮台在工艺上已大有改进,木材、青砖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实,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增高到三至五丈。
1875年,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从欧洲买来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此时大沽口的抗敌实力已不容小觑。
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先后对大沽口炮台发动了四次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
1997年7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威”字炮台遗址建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这里是进行爱国图强教育的课堂。

❾ 天津有什么名胜古迹

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东部的东丽、津南、大港、塘沽、汉沽、宁河一带。国务院于1993年4月批准建立。包括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距今7000年的古代海洋遗迹--贝壳堤、牡蛎滩、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贝壳堤和牡蛎滩都是7000年来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古海洋遗迹。天津的四道贝壳堤与现在的渤海湾大体平行,略呈半月形,由西向东推移。牡蛎滩是由牡蛎壳体堆积而成,直观地反映出古代海滩的变迁。宁河的七里海,是典型的泻湖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水域辽阔,芦苇繁茂,生物种类繁多。自然保护区的贝壳堤、牡蛎滩和滨海湿地的规模之大,为西太平洋各滨海平原所罕见,也是世界淤泥质海岸所罕见的珍贵海洋地质现象,对于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陆变迁等多学科研究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极其宝贵的天然海洋博物馆。

围坊遗址

【围坊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围坊。南北70米,东西50米,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是目前天津地区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围坊遗址的堆积大致从距今6000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3000年前,长达3000年。其堆积包含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两大历史时期的遗存。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又分为两层,下层出土以黑灰陶为主,接近龙山文化。在夏、商、周时期的遗存中,发现有房基、窖穴、陶器和青铜器。陶器上出现了三角划纹,此为京、津、唐地区独具特色的遗存。

巨葛庄遗址

【巨葛庄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南津南区巨葛庄。因此处有巨大的蛤蜊岗子,又称巨蛤庄。是距今3800~3000年前的海岸线遗址,其贝壳堆积厚2.5米,长约5公里,宽200多米。此处分布有一片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存,是天津滨海平原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属战国时期的一处村落遗址。

西钓台贝壳墓

【西钓台贝壳墓】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北。贝壳墓较为罕见,其墓底铺贝壳,四壁以贝壳砌成后经火烧烤,并以贝壳封顶。随葬品有陶制礼器、生活用具和青铜武器,均为战国中、晚期遗物。贝壳墓的发现,丰富了战国时期丧葬礼俗资料。

邦均西周遗址

【邦均西周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面积约6万平方米。这里是西周前期的居住址,西周中期以后至战国的墓葬区。出土有铭文为"十乍氏鼎"的青铜鼎、铭文为"戈父丁"的簋和其它陶器、铜器等物。

张贵庄战国墓

【张贵庄战国墓】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南2.5公里处贝壳堤上。发现于1956年,曾进行过两次发掘,清理了战国墓葬33座,其中18座墓中发现陶器、铜器、象牙、水晶随葬品,具有燕国文化特征,属战国早、中期墓葬。

田庄坨先秦遗址

【田庄坨先秦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北宁河县田庄坨村,面积25万平方米。是天津滨海平原上最早发现的先秦古遗址。出土有夹砂红陶、灰陶及筒瓦、陶纺轮、板瓦等。较珍贵的有"半两""燕明刀"币、青铜器、铁器等。

秦城遗址

【秦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宝坻县辛务屯潮白河北岸。遗址大体为长方形,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城墙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蚀破坏。城墙残高5米,宽20多米,为夯土筑墙,夯土层厚10~20厘米。此城废弃约在西汉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汉时代居多,有石斧、青铜剑、陶器残片等。较有价值的是秦塔式纽铜印、汉青铜盆、"大富牢罂"陶瓮。该遗址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处于西汉雍奴县治的位置。

泉州故城

【泉州故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城上村。泉州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县治。遗址东西600米,南北500米。城墙为夯筑,宽17米,夯层厚10厘米,残高约2米。城址东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内遗存丰富,出土文物较多,并曾在东南11公里处的双口镇发现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钵和陶盆残片。初步分析,该遗址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建有豪华建筑的聚落址,在西汉初年又筑起城墙。

邦均汉墓群

【邦均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盘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大部分是长方形单室砖墓,也有的墓有前室、后室和耳室。随葬品有罐、盘、耳杯等陶器,还有半两、五铢等铜钱。已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墓长10米,宽6米,随葬品数量也较多,除陶器外,还有奁、熏、灯、龙柄勺及铜镜、玛瑙珠等。

西钓台古城遗址

【西钓台古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城垣大体呈方形,东西520米,南北510米,城址文化层距地表1.4米,文化层厚0.5~1.1米。城内以西汉时期文化遗物为主,也有战国时期的遗物。城址周围分布有较多的汉代墓葬及战国时期遗址。该城址为西汉时期"东平舒"县治所在,是天津市南部近海地区较重要的一处西汉城址。

鲜于璜墓

【鲜于璜墓】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南。鲜于璜在东汉安帝初年任雁门太守,食俸2000石,死于安帝延光四年(125),终年81岁。其墓早年被盗,1977年发掘时,尸骨和随葬品均凌乱。墓为中型砖室墓,通长14.7米。虽曾被盗,但发掘时仍获铜、玉、石、陶等随葬品70多件,有不少罕见珍品。有一件通高85厘米的陶仓,准确塑出建筑结构和扛粮入仓的人物。出土最为珍贵的是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该碑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圭首、额阳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两侧线刻青龙、白虎;额阴线刻朱雀。碑通高2.42米,宽0.82米,前后两面篆刻隶书铭文,共827字,书法端庄凝重,笔触浑厚有力,在汉书中独树一帜,为汉碑中的珍品。碑文也有一定史料价值。

别山汉墓群

【别山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别山镇。墓群所在地势较高,据县志记载,此地原有"七十二坨子"。坨子直径50米以上,经考古工作者调查和发掘,证实此处是一规模宏大的东汉豪强家族墓地。有一座未曾被盗的墓出土有金、玉、铜、陶、琥珀等各种随葬品150多件,有成套的青铜兵器、车马器和"七窍玉",其中"金马书刀"的鎏金字细如发丝,铜镜、玉猪等工艺奇巧。

东滩头墓地

【东滩头墓地】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东滩头村东。1982年清理了3座墓,其中以1号墓规模最大。这是一座东汉晚期墓葬,整座墓室按汉代庄园建筑布局修造。前面有3条墓道,中间一条长达10米多。墓室长15.4米,宽10.1米,筑4个主室和2个耳室,后面又修有甬道和墓道,全墓通长39.7米。另有围绕墓室的回廊,修有14个可容入人的小室,全墓达22室。在墓道、回廊和墓室入口留有多处题记。这种完整庄园结构的墓室在全国是首例发现。此墓早年被盗,所剩随葬品几乎都是陶器、陶偶,皆施绿釉,富丽多彩。其中尤以一座陶制方形望楼颇为壮观,高1.36米,边宽0.7米,3节6层,惟妙惟肖。

军粮城遗址

【军粮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西。为高出地面近1米、边长数百米的方形土台,当地居民称为"土城子"。古时,唐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在幽、蓟一带驻扎重兵,所需粮饷均由海路运至军粮城一带转输,故在海口北侧建城储粮,称军粮城。城址遗存散布大量瓷、陶碎片,均为唐代瓷器,数量最多的是青釉瓷碗,深肚实心圈足,为唐代早期出品。在城址东南的塘洼、杨台等地,还有多处唐代墓葬,曾出土带有青龙白虎浮雕的大理石棺,唐代流行的海兽葡萄铜镜和大批唐代风格的胡人俑、陶制明器等。

黄崖关古长城

【黄崖关古长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绵延于天津城北蓟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建于北齐天宝初年。明隆庆初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州总兵,又对长城进行了整修。蓟县境内长城长41公里,其中石墙21.5公里,砖墙2公里,敌楼52座,墩台14座,利用山崖为天然屏障而未筑城墙的16.5公里。东起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止北京市平谷县将军关。设一关六寨,即黄崖口关、左强峪、船仓峪、连道峪、青山岭、太平寨。全线寨堡墙垣皆存,沿线有水关、拦马墙、哨铺等建筑。1984年9月,天津市开展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集资修复了太平寨和黄崖关两段,全长3000多米,是目前全国已修复长城中最长的地段。黄崖关长城集中了各种类型长城的建筑形式,与周围山岭的奇、险、秀融为一体。修复时,在黄崖关正南建立了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展示各种出土文物,还建造了长城碑林,人们能够观赏到歌颂长城的墨迹碑刻。

千像寺石刻

【千像寺石刻】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千像寺建于唐开元年间,辽统和、明正统年间曾重修,全称为千像佑唐寺,得名于寺前溪谷间巨石岩壁上的千佛像。佛像共150多尊,均为摩崖线刻,最高者2米有余,颇具盛唐风格。寺后有"契真洞",洞口刻"无量寿佛"四篆字,洞内有浮雕菩萨坐像一尊,近2米高,为天津仅存的石窟佛像。千像寺碑有"京东第一碑"之誉,为辽统和五年(987)立,通高3.3米,碑文行、楷兼用,1600余字,记载唐辽时期盘山史况和千像寺来历,有较高史料、书法价值。

天成寺

【天成寺】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莲花岭北。又名福善寺。唐建,辽重修,清亦修葺并扩建。1942年为日本侵略军焚毁。1980年重建。天成寺倚翠屏峰,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殿、配殿、月亮门、古佛舍利塔及砖砌长老和尚灵塔、普化和尚塔和清乾隆"御制盘山碑记"等。下层有"江山一览阁"和游廊。寺外复建卧云楼。

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天成寺塔。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天城寺大殿西侧。始建于唐,辽天庆年间重修,明末又作修葺,为盘山最高大的古代建筑,通高22.63米。塔为八角密檐13层,每个檐角悬挂铜铎,风吹声响悦耳。塔基以花岗岩须弥座和3层砖雕仰莲组成,塔身有仿木砖雕,通体饰浅黄色。1980年又修葺。

定光佛舍利塔

【定光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主峰--挂月峰顶,海拔864米。塔旁峰壁刻"去天五尺"、"一览众山小"等摩崖题记。定光佛舍利塔传说因山顶显现佛灯而得名。塔为3层八角形,下为石砌须弥座,塔身砖砌,中空如亭,通高13米。建于唐代,辽、明两代重修,1985年又大规模修整。定光佛舍利塔凌云指天,百里可见,成为盘山风景区的标志。

独乐寺

【独乐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始建于唐代,辽统和二年(984)重建。因建于独乐河畔,故名为独乐寺。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主建筑观音阁为3层,通高23米,是全国现存较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阁中央耸立辽代所塑的"十一面"观音像,高16米,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泥塑之一。四壁是明代重描的彩绘明王及十六罗汉壁画,高3米,总长45.35米,风格开朗奔放,姿态各异,是研究中国绘画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阁下檐上悬"观音之阁"额匾,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书。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一半,显得粗犷有力,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为全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分列左右,是辽代泥塑的上品。独乐寺已有1000余年历史,历经20多次地震考验均安然无恙,被誉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白塔

【白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建于辽统和年间,辽清宁四年(1058)重建,明嘉靖、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砖结构,通高30.6米。塔基由花岗岩砌成,呈八角形。塔为须弥座,塔身出檐3层,下层为密檐式,砖雕斗拱、栏杆等仿木结构;上层作喇嘛式;塔顶为十三天和铜刹,造型特殊,为印度?堵波和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的形式。清乾隆年间在白塔前修建观音寺一座,故白塔也称观音白塔。1983年修缮时,发现许多塔藏珍贵文物,如辽代刻花玻璃瓶、琥珀小塔、水晶龟形盒和明代鎏金铜像等。

漕运遗址

【漕运遗址】位于天津城西北武清县河西务镇西北3公里处东仓村和西仓村一带。是元朝管理漕运的总司所在地和元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元代大都的供给完全依靠江南漕运,漕运管理机构称京畿运司,其总司即设在河西务。下设14座储仓,各仓遗址下埋藏丰富,历年出土大批文物,以瓷器居多,包括全国各名窑产品,不乏珍品。

御衣局记碑

【御衣局记碑】现存天津市蓟县文物保管所。元大德八年(1304)邵权记。碑阳顶端篆刻"御衣局记",碑文正书,记载御衣局建立经过及规模。该碑文是重要的地方手工业史料。

天后宫

【天后宫】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区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岸。俗称"娘娘宫"。与福建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中国三大妈祖庙。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及聚会娱乐的场所。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明永乐元年(1403)重建,以后曾多次扩建修葺。建筑物有戏楼、幡竿、山门、牌坊、钟鼓楼、前殿、正殿、后殿,是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筑。1985年进行了大修,辟为民俗博物馆,展示天津历史发展、民间风俗等。天后宫附近还是天津早期商业和民俗活动繁华之处,现已辟建为富有中国味、天津味、古典味、文化味的"古文化街",古朴典雅,热闹异常。

潮音寺

【潮音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内。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当时名为"南海大寺"。明嘉靖年间重修,御笔更名为"潮音寺"。民国初年,大沽籍海员捐资修葺了山门、正殿和后殿。1992年,又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占地5124平方米,由三层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园林组成,古朴典雅。潮音寺历史悠久,曾经是塘沽地区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

玉皇阁

【玉皇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玉皇阁大街。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万历年间重修。玉皇阁原建筑包括牌坊、山门、钟鼓楼、配殿、六角亭、大殿和清虚阁,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道观。观内主体建筑清虚阁是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上层内供玉皇铜像,周围有回廊栏杆,可登临远眺。

文庙

【文庙】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东门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后又几经扩建。占地13万平方米,因天津历史上行政设置的变化,而形成东侧为府庙,西侧为县庙。两庙规模略差,但布局大致相同,均由万仞宫墙、泮池、明伦堂、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配殿组成,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的传统式建筑群,雕梁画栋,黄琉璃瓦顶,金碧辉煌。庙前横街上有两座二柱三楼式木牌坊,分别镶"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额匾,为天津市区仅存的两座过街牌楼。文庙是天津市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1985年修葺并重建县庙影壁、泮池和棂星门。

渔阳鼓楼

【渔阳鼓楼】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墙门洞之上。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座钟鼓楼建筑。原有钟、鼓二楼,明天顺三年(1459)合建为一楼。明正德、嘉靖和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通高7米多,上为青瓦九脊大顶的木结构建筑,墩台为砖石砌成,四面设有拱型券门通道,巍峨壮观。前檐正中是"古渔阳"三字匾额,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蓟州知州张朝宗所题。后檐门额"畿东锁钥"为道光十四年(1834)蓟州知州华浚手迹。登上鼓楼,蓟县古城风光一览无余。

文昌阁

【文昌阁】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南运河畔的杨柳青镇。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阁中供奉文昌帝君和魁星。天启二年(1622)曾焚毁,崇祯七年(1634)重建。清咸丰三年(1853)再次重建。通高15米,砖木结构,三层,六角型,六脊瓦顶,有6个龙头各衔一脊,正中为宝珠,设计奇巧。六面檐角悬铃铎,朱椽黛瓦,风吹铃摇,为运河上一大景观。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文人墨客、社会名流集聚祝寿,钟鼓喧天,十分热闹。

清王爷陵

【清王爷陵】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小港乡和孙各庄乡。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重山环绕,风光秀丽。6座陵墓现尚存部分建筑遗迹和墓碑,自东向西分别为和硕荣亲王陵、和硕理密亲王允?陵、和硕宪亲王福全陵、和硕纯靖亲王陵、贝子品级直郡王陵、多罗恂勤郡王陵。各陵之间相距100~500米,均南向,有陵园、亲殿、配殿、地宫及宝顶等,地宫多用汉白玉或青条石建造,两侧一般都有陪葬墓。各王陵中以和硕宪亲王福全的陵墓最大,福全为顺治之子,康熙的亲兄,战功卓著,陵寝结构与皇陵大致相同,建筑宏伟。

大悲院

【大悲院】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26号。是天津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因供奉一尊3.6米高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而被称为大悲院。初时规模不大,至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时扩大。东院建于1940年。大悲院内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铁、石、木佛像数百尊。并曾供奉过唐玄奘鼎盛大法师灵骨。1976年地震时损坏较重,1980年整修一新。院内正殿供奉明代所铸7米高的铜铸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天尊阁

【天尊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城东北宁河县丰台镇。建于清康熙年间,咸丰年间重修,是供奉元始天尊的道观。天尊阁通高17.4米,宏伟挺拔,为三檐歇山式木结构楼阁,下层是天尊阁,中层是王母殿,上层是紫微殿,九脊歇山顶。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附近建筑全部倒塌,惟天尊阁巍然屹立,为震中地区仅存的古代高层建筑。

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大寺前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后经多次重修和扩建。为木结构宫殿式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礼拜堂可容纳1000人同时礼拜。所有建筑的屋顶瓦件、门窗装修和砖雕、木刻都采用花卉或几何图案,既严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动物纹饰的伊斯兰教义,又保持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风格。大寺内外悬阿拉伯文、汉文匾额和楹联61幅,是全国保存古代匾联最多的清真寺。该寺规模大于天津其他清真寺,故称清真大寺,天津市伊斯兰教协会设在该寺。

吕祖堂

【吕祖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是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兴起,"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静海一带义和团来津,在此设总坛口,领导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为中国惟一保存较完整的义和团总坛口遗址。1976年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1985年修复后辟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岸南岸。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防要隘,自明代中期开始便在此构筑炮垒,以后经多次扩建加固,逐步形成海防要塞。至清光绪元年(1875)时,还增设了欧洲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使大沽海口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前沿阵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时期,大沽口炮台多次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至今尚存以"威"、"镇"、"海"三字命名的3座炮台,成为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见证。

望海楼

【望海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口北端,原名"圣母得胜堂",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国天主教会建立。占地面积3608平方米,砖木结构,正面为3个塔楼,呈笔架形,南北长53.5米,东西宽16.2米,高12米,钟楼约高10米。同治九年(1870)六月爆发了举世震惊的"火烧望海楼事件"。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将教堂再次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再次重修。1976年地震损坏严重,1983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面目一新。1985年进行了近20年来的第一次大弥撒。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旧贾胡同北口南运河岸。是当年义和团妇女组织"红灯照"的水上坛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义和团运动中,妇女组织"红灯照"的首领林黑儿自称"黄莲圣母",领导青少年妇女协助义和团站岗放哨,救治伤员,其所乘大船常停泊于贾家胡同北口的南运河上,成为水上坛口,香火极盛,深得民众拥戴。

鲁班庙

【鲁班庙】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占地8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中国民间奉鲁班为木工祖师,各地祭祀鲁班,往往于某寺庙一隅设位,而天津蓟县单独建鲁班庙,属全国罕见。蓟县鲁班庙大殿为砖木结构,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九脊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用料精良,工艺精细。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后陆续扩建。占地6082平方米,建筑以北方四合院为基础,集南北建筑之大成,还融合了西洋建筑风格。整个宅院建筑有3条主轴线,中轴线为通道、垂花门;东侧主轴线以内外4个四合院贯穿;西侧主轴线还有佛堂、穿山游廊院、抄手廊院、戏楼、花厅等。院内建筑大多是磨砖对缝,门窗柱廊均有十分精美的雕刻,其中砖雕出自清末砖雕艺术家"砖刻刘"之手,为民间工艺之精品。石家大院幽庭深院一层接一层,走马观花也得1小时,被誉为"华北第一民宅"。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门内大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天津的广东人集资兴建。建筑规模宏大,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华丽精美,为国内罕见。主体木结构的戏楼更是独具特色,十几吨重的螺旋藻井高悬舞台之上,不仅突出了建筑和装饰雕刻精美技巧,而且起着共鸣音箱的作用,使全场声响效果极佳。广东会馆也是一处革命旧址。1912年孙中山首次路经天津赴京,曾在此发表重要演说。五四运动期间,邓颖超和觉悟社部分成员在此演出过革命戏剧;五卅运动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此成立了天津市总工会,领导工人的罢工斗争。1985年维修加固,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爱国武术家。1989年按旧制修复的故居为青瓦土坯墙农家小舍,北房3间,堂屋挂有1909年在津拍摄的霍元甲遗像。像两侧为次子霍东阁题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东屋为霍元甲生前卧室。东西屋陈列有各种珍贵实物资料及霍氏生前所用兵器、家具、农具等物。故居院内西南有兵器房,为霍元甲当年习武放兵器之地。故居周围空地辟为"元甲公园"。霍元甲1910年9月14日逝世于上海精武会。次年,其弟子扶柩归里,葬于小南河村南。1991年建成霍元甲陵园,包括陵墓、纪念碑、演武场、纪念馆等。这里将成为霍元甲研究中心、武术训练中心和国际精武交流中心。

梁启超的"饮冰室"

【梁启超的"饮冰室"】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是两座毗邻的意大利式小楼。梁启超字卓如,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维新变法的先驱,大学问家,康有为的门生和得力助手。1915年举家定居天津,初时是梁亲自设计的一座两层意式小楼。1924年,在楼旁又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再建一幢典雅的书斋,取名"饮冰室"。"饮冰"典出《庄子·人间世》,在此借以铭刻革命维新之时内心焦灼之感。饮冰室为灰白相间的两层楼,正面3个拱门,两侧9级台阶,前有一水池,上塑一喷水石兽,常年喷水不断。梁启超后期的学术研究、著述以及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均在此进行,直至病逝。

李叔同故居和书法碑林

【李叔同故居和书法碑林】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是天津出生的中国文化名人,被誉为"津门才子"。故居坐落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2号。宅院规模宏大,占地1400平方米,有60多间房屋,虎座的大门楼内,有四套成"田"字排列的四合院,除居室、客房、书房外,还有游廊和花园。室内陈设古朴别致,院内有一西式书房名"意园"。1990年为纪念李叔同诞辰110周年,在故居附近一座占地625平方米的传统园林式建筑中建立了李叔同书法碑林,在近百米的展线内镌刻有李叔同一生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74件,真、草、隶、篆各种书法齐全,展示了李叔同高超的书法艺术,书法内容也反映了他的爱国理想和品德。碑林有李叔同铜像,高1.2米,像背后大理石上嵌刻有李叔同青年时代所作《满江红》词记。碑林中还镶刻有著名书画家咏怀李叔同的书法作品。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