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遗址
Ⅰ 崂山的人文历史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1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崂山道教作为“四旧”受到冲击,毁掉神像,遣散道士,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废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0年崂山恢复道教宗教活动后,崂山太清宫对收纳道士出家制订了各项新规定。10余年来,在此出家已有20余名道士。 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崂山的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这是崂山最古老的寺院,应视为佛教在崂山的发端。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经的僧人法显泛海返国,遇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不其县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讲经说法,并在其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嗣后,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和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北魏时法海寺的创建,标志着崂山佛教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代,佛道并重,隋代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后,狮莲院、荆沟院和慧炬院等著名寺院得以重修,规模更加宏伟,香火日渐旺盛。唐代,僧人普丰由四川峨嵋山来到崂山,在王哥庄镇大桥村东修建了大悲阁,内祀大悲观世音菩萨,后改称峡口庙,其后又在铁骑山东修了一座分院,名为林花庵,又在峡口庙东2.5公里的东台村建了另一座分院,名为普济寺。崂山巨峰之南还建有白云庵。宋、元两代,佛道两教一直和睦相处。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来到崂山,于万历十三年起在崂山太清宫三清殿前耗巨资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海印寺,后因与太清宫道士发生纠纷,进士出身的道人耿义兰进京告御状,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毁寺复宫,憨山亦被远戍雷州。崂山佛教虽遭此打击,但并未一蹶不振,桂峰、自华及慈沾等著名僧人仍在崂山进行了许多佛事活动,加之当地乡宦士绅的支持,崂山的佛教仍有所发展。据粗略统计,明、清两代创建的寺院有20余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顺治九年创建的华严寺。这座寺院规模宏伟,名声远播,藏有清雍正年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还有元代手抄本的《册府元龟》。直到清末民初,华严寺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石佛寺、法海寺仍被称为崂山佛教的三大寺院。民国时期,崂山佛教每况愈下,逐渐衰落。
建国后,崂山的僧人在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各项爱国活动。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崂山的僧道联合创办了生产合作社,过着亦禅亦农的生活,走上了自给自养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各寺院的神像被砸毁,经卷、文物被焚烧,僧尼被遣散,大殿被封闭。但也有些宗教文物受到了群众的保护,华严寺的《大藏经》和《册府元龟》被青岛市的文化部门抢救出来;沙子口东风船厂的职工把石佛寺和大石寺的五尊铁佛完整的保存下来;源头村居民把法海寺的乾隆年间重修碑拉到家中隐藏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遣送的僧14人、尼7人,均落实了政策,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1985年青岛市成立了佛教协会筹委会,政府还拨专款修复了崂山华严寺和法海寺,并将这两座寺院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山区共有27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文物古迹古文化遗址古城古楼堂书院古墓康有为墓城子遗址古不其城玉蕊楼康成书院财贝沟东周墓群康有为原墓李家宅头遗址鳌山卫城镜岩楼华阳书院城阳汉墓群康有为新墓半阡子遗址浮山所城太古堂青峪书院房凤墓——冷家沙沟遗址雄崖所故城大劳草堂石屋书院童恢衣冠冢——霸王台遗址——读书楼劳山书院邱处机衣冠冢——西窑顶遗址——上庄别墅下书院蓝铜墓——————紫霞阁——于七墓—— 古庙宇太清宫华楼宫太平宫蔚竹庵上清宫白云洞百福庵明道观明霞洞关帝庙通真宫法海寺凝真观华严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在崂山各地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56年和1982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文物普查,共出土铜器1045件,另有铜钱26斤,出土铁器20件,这些出土文物都保存在青岛市和崂山区博物馆内。惟《崂山金石目录》中之古铜器铁器已散失。 古铜器铁器大福岛古铜印晒钱石古钱南城阳村古铜印明道观古箭镞高家崮古铜器霸王台古戟头寿阳庵古铜像、铜器铁瓦殿铁瓦海印寺大铜佛像菩萨洞铁佛像玉蕊楼古铜瓶迎真观铁钟城阳古铜瓶太平宫铁钟
Ⅱ 京西皂甲屯纳兰祖茔 京西皂甲屯纳兰祖茔 在那里
在今天的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皂荚屯
Ⅲ 洞桥镇的农村景点
百梁桥公园
百梁桥公园位于洞桥镇宣裴村,公园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背靠翠竹山坡,东眺千亩雷竹园。公园突出历史文化主题,园内鸟鸣清脆,树密花艳,池水荡漾,颇具典雅之风,分设古墓区、文物陈列馆等景点,将蜈蚣山古墓整体迁移,恢复了古墓原貌,是为数不多的完整古墓,再现了河姆渡、良渚文化精髓;文物陈列馆内有上庄山、蜈蚣山古...[详细] 千年廊桥—百梁桥
百梁桥位于洞桥镇蕙江村,南北横跨鄞江中游,为昔年重要的“鄞奉通途”,是浙东地区跨度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廊桥之一。百梁桥为廊屋式石墩木梁桥,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历经多次修建,现保存完好。大桥全长77.4米,6墩7孔,桥墩用长方大青石砌叠,桥梁由124根圆杉大木架设,桥面用...[详细] 浙东名人—全祖望故居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全祖望雍正七年(1729年)贡生,乾隆元年(1736年),举荐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故里,后未出仕,专事著作。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详细] 上庄山遗址
上庄山地处鄞州区洞桥镇西南约2公里处,紧邻建设中的甬金高速公路。12月份,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区文管会联合考察队考古发掘,共发现了自东汉、三国、西晋至宋、元、明时期约1500年间的土坑砖结构古墓葬20座,并带有甬道和中间有砖砌隔断的墓室,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其中4座是三国、西晋时期的纪...[详细] 惠明桥
惠明桥位于洞桥镇洞桥村西首,东西向横跨在南塘河北岸与仲夏港支流的汇合处。该桥始建于唐,宋治平年间(1064-1067)倾圯,明正统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结构双孔石拱桥。全长20.5米,宽29米,桥面两侧各设栏板十四块及望柱十六根。两头桥堍置抱鼓石四只。东堍有踏跺十级,西堍...[详细]
Ⅳ 想知道: 宁波市 上庄山遗址 在哪求具体 在洞桥镇庄村么
上庄山位于鄞州区洞桥镇西南约2公里处,是一座独立的、南北走向的小山,最高海拔16米。具体位置不知,呵呵。得问问当地的,老百姓了。虽然我也是洞桥的
Ⅳ 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的具体地址
在市内做任何开往颐和园的公交车,在“北宫门”站换乘303路公共汽车。 到“上庄卫生院”站下车。
要去纳兰墓地,可以下车之后向东进村,沿第一个路口向南走50米,便到了“上庄村委会”(可以跟路人打听,一般当地人都知道的,那里就是以前的303总站)——从上庄村委会门前一直向北全都是纳兰家的墓地,而村委会歇前方的便利店所在位置,就是纳兰性德的埋葬之地了。地面遗迹全部荡然无存,我们只能站在街边凭吊一下。
到上庄应该看看跟纳兰家有关的几处遗址:上庄东岳庙及大戏台、龙王圣母庙。
如果要去上庄东岳庙,那么到“上庄卫生院”这站下车,路边上就有红色的电动三轮车(也叫“摩的”),直接说出你要去的地方让它载你去就好啦(价格一般是一人三块,两人共计四块)。
在去上庄东岳庙时就可顺便去位于261医院里面的龙王圣母庙,只是现在的庙不对外开放了,只能在院外头绕一圈看看了。
去皂荚屯的另外一个路线(这个可能更方便一点儿),就是在德胜门附近坐任何开往“沙河”站的车,或者在马甸桥附近坐345路到“沙河”站,然后原地不动换乘344路,到终点站“261医院”,下车之后同样是乘坐车站边儿上的电动三轮车到“村委会”既可。
http://tieba..com/f?kz=185677712
Ⅵ 关于海淀上庄纳兰性德遗迹
我认为你应该亲自去考察、、毕竟眼见为实。。。
Ⅶ 原平市上庄四村是不是商代遗址
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商代遗址。
Ⅷ 上庄村的历史文化
上庄村,村落名。位于绩溪县城西41余里,黄山东麓。原称上川,清乾隆以后改称上庄,别名八都,1941年,因村人胡适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当时的绩溪县长为了奉承他,送匾立碑,一度将上庄改为适之村。不久仍恢复上庄原名。上庄村襟山带水,是群山环抱着的一块大盆地。1000多米高的竹竿尖山峰耸立在村北,清碧的常溪水流向村南,穿过杨林桥,婉蜒东去,汇入新安江。清人刘汝骤赞云: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其山清以旷,其水环以幽,是上庄的神韵所在,村内苍深曲折,石板道婉蜒,古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在苍松翠竹的映衬下,引人入胜。村内居民历来聚族而居,世代繁衍相传。短的有300余年,长的达千年以上,以胡、汪、程、柯、王五姓居多。历史上名人辈出,清光绪年间有任过兵部主事、员外郎的胡宝锋,台湾台东知州胡铁花以及白话文倡导者、著名学者胡适,当代著名诗人汪静之等。驰名国内外的胡开文墨店和上海汪裕泰、程裕新茶号,其创始者也是上庄人。至今上庄仍保存着胡适故居、汪静之故居和胡开文故居,村附近的社屋上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Ⅸ 关于三泉古镇的历史故事
三泉镇距汾阳市城区西南10公里,东邻我市阳城乡,西接杨家庄镇、石庄镇,北靠栗家庄乡,南与孝义市接壤。全镇总面积82.97平方公里,1958年建三泉公社,1984年设镇。共33个行政村,人口3.6万,耕地面积6.68万亩,全镇有阳城河、虢义河、贾壁河三条季节性河流。目前,镇域有孝(义)--柳(湾)铁路、汾(阳)--平(遥)高速、307国道、340省道、韩(演武镇韩家垣)--石(石庄镇)线等交通主干线过境,是吕梁三泉工业园区、全市仅有的2座国有煤矿所在地。
该镇以古代有三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也是三晋大地上的一座商业重镇,它以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环境,千百年来成为晋中腹地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汾阳作为秦晋古道旱码头,三泉则是这个巨大码头上的商埠,几百年来商贸繁荣,名人辈出,为我市地秧歌发源地,民间传说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三泉”一说。
三泉镇现存地上文物居全市第一,几乎村村有庙宇,古宅院更是星罗棋布,保存较好的主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榆苑村金元时期五岳庙;省文物保护单位---义丰北村齐圣广佑王庙、古戏台、古院落;任家堡(仁和堡)古村落建筑群、任氏祠堂牌楼;“五堡一镇”(任家堡、赵家堡、张新堡、李家街、南垣,三泉镇)民国酒坊商号遗址等;张新堡大圣寺、明代门楼坡、国民小学遗址;赵家堡门楼;员庄、巩村古寨;义丰南村关帝庙、村门;聂生村魁星楼、古村落建筑群;东赵村奇峰塔、翰林坊古建群;北马庄古戏台及壁画;巩村春秋兹氏古城遗址;尚文村公所遗址、上庄村及段家庄关帝庙建筑群、平陆村法云寺、观音庙、古院落;坂峪、张多村庙宇、古宅院;新贤村古庙戏台遗址;团城村青龙沟遗址等等。
全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集镇文化、地秧歌、剪纸、木雕、小磨香油、黄酒、粞醋、压花肉、花馒头、月饼、刺绣、玉米皮编织、案儿糕、糕点制作工艺等。
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核桃、团城村长山药、红皮蒜,聂生村胡萝卜,仁道村扫帚、新贤村红薯等。主要农作物为以玉米、豆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以及万亩核桃林栽植。
革命战争年代,三泉为汾阳的革命摇篮,1938年8月2日,日寇在三泉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马庄惨案”,古镇人民的革命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广为传播,涌现出了许志奋将军等杰出人士,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36年时曾驻足三泉镇张新堡村孟家大院;王震同志在解放战争年代也在三泉镇平陆村指挥过战斗。